在U17亚洲杯的首场比赛中,备受瞩目的U17国足以1比2的比分遗憾地败给了东道主沙特队。这一结果与他们在预选赛中的出色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让人们对他们的表现感到失望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U17国足的表现如此大相径庭呢?
备战期间,U17国足虽然凭借在和平杯和U17亚洲杯预选赛中的优秀表现赢得了众多球迷和媒体的喜爱,球员们也信心满满地喊出了夺冠的口号。然而,这种自信似乎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比赛能力。在面对沙特队的比赛中,无论是明星球员如艾比布拉、魏翔鑫,还是整个队伍,都表现得与预选赛时大相径庭。
从比赛数据来看,U17国足的控球率达到了50%,但全场仅有6次射门,其中3次射正。直到比赛的第91分钟,他们才第一次射正球门。相反,沙特队全场14次射门,8次射正,最终打入两球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在预选赛中面对韩国队时,U16国足的控球率高达60%,射门次数和射正次数也远超对手。
著名记者马德兴一针见血地指出,这支队伍在备战期间出现了很大问题。他表示,从比赛中可以看出,这支队伍在体能、战术、防守和进攻方面都存在问题,缺乏有效的套路和战术配合。球员们在比赛中感觉像是各自为战,没有形成有效的团队配合。
在备战过程中,U17国足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。首先,在集训期间,多名主力球员遭遇伤病,这无疑对球队的实力造成了严重影响。此外,训练基地的草坪条件不佳也导致了球员们容易受伤。由于伤病和热身赛数量不足,球员们在比赛前的状态并未达到最佳。
来到沙特后,球员们还需要适应高原环境和水土不服的问题。比赛地的海拔高达1682米,白天气温高达37度,这对球员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此外,主办方还采取了“盘外招”,没有让U17国足球员进行踩场训练,这使得沙特教练组对U17国足的战术了如指掌。
在战术层面,U17国足在由攻转守的环节出现了问题。他们在进攻时没有完成战术配合,反而被对方打出了反击,导致了失球。沙特主帅也指出,中国队的守门员在比赛中犯了一个错误,这使得他们更加轻松地取得了进球。
此外,《足球报》认为,U17国足在比赛中踢得过于复杂,效率不高。他们在面对沙特队这种反击速度快、个人能力强的球队时,传控受到了限制。中场多次被对方拦截破坏,而进攻端也难以创造出有效的机会。由于缺乏比赛经验,在遭遇打击时,球员们调整得比较慢,显得有些紧张。
毫无疑问,U17国足球员的个人能力和战术能力不可能在短短的158天内出现如此大的下滑。首战的失利是备战期间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叠加结果。然而,现在的问题是,在上村健一备战下一场生死战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天的情况下,他需要迅速激活球员状态,否则一旦负于乌兹别克斯坦队,U17国足就将面临提前出局的危机。